追擊氣爆原兇

很多人直到高雄氣爆後,才知道地下原來埋有這麼多管線。究竟路面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?其中工業管線為什麼特別值得關注?

透視地底管線迷宮

市區道路上車水馬龍,路面下其實更熱鬧。家家戶戶都要用的水、電、瓦斯、電話線及光纖,都要從地底運送。另外,部分市區還有運送石油的油管及石化原料的工業管線等。這些管線並沒有制式的埋設規範,加上路面會隨道路拓寬、墊高等而變化,有時連業者也搞不清楚管線究竟在何方。

你不知道的工業管線

地下管線除民生用的水、電、瓦斯外,主要分為石油管線、天然氣管線及工業管線三種。其中工業管線指的是專門運送乙烯、丙烯、丁二烯等石油產物的管線。這些管線理論上應該位在工業區裡,但高雄及宜蘭的工業管線卻延伸到工業區之外,穿梭在一般住宅之下。

地下管線除民生用的水、電、瓦斯外,主要分為石油管線、天然氣管線及工業管線三種。圖為中油橋頭供油中心油管。(蔡親傑攝)

為什麼工業管線這麼危險?

業者為了大量運輸石化原料,通常會將氣體原料加壓為液體,但由於液體密度高,只要一外洩、洩漏量就會比等量氣體更大,造成更大的危害。另外,工業管線內運送的物質大多是易燃物、又容易下沉,外洩時無法隨意排放,必須透過燃燒塔才能安全排出。相較之下,天然氣管線分布雖然比工業管線更密集,但因為天然氣的主要物質甲烷比空氣輕,外洩後可快速隨風飄散、不需要特殊設備處理,造成的危害相對較低。

盤點工安支票

高雄氣爆後,從中央到地方紛紛提出加強地下管線安全的方法。5年來落實得如何?

公開地下管線地圖(✓)

高雄氣爆後,外界意識到工業管線可能造成嚴重危害,紛紛要求政府公開地下管線地圖,讓救災、防災系統能及時應變,民眾也可提高警覺。高雄市府因此在2015年設置「工業管線查詢系統」,公開高雄市區地底的6條管束行經路線,網頁上也可看到管線的營運廠商及運送物質等細節。

立法納管工業管線(✓)

工業管線在氣爆後才被發現是長久以來的監管漏洞,高雄市府於是在2015年先訂出《既有工業管線自治條例》,要求業者將總部南遷,並定期檢測管線、進行防救災演習。不過高雄市府仍主張,目前自治條例只能管到市區道路下的管線、管不到工業區內,還是希望有專法將管線全部納管。中央主管機關、經濟部工業局則表示,會開始研擬工業管線管理專法。

全面清查問題管線(ㅿ)

當年造成高雄氣爆的主因,是管線被箱涵包覆導致鏽蝕破裂、丙烯因此外洩。氣爆後,市府雖已立刻盤點出其餘41處同樣遭箱涵包覆的管線,但今年3月又有業者發現路面下有10條管線被暗溝包覆,其中更有1條管線已因水氣而鏽蝕破裂,情況宛如氣爆翻版!這也顯示政府的地下管線及箱涵清查,可能還是有缺失。

工業管線遷出市區(✗)

氣爆之後,前高雄市長陳菊曾說要遷走所有地底石化管線,讓市民永不用再為管線擔憂。然而5年來,高雄市政府雖廢除肇事管束、禁止業者新設任何工業管線,目前仍有72條、共941公里的工業管線在市區地底運作。

設置高雄石化專區(✗)

目前高雄市內的管線,主要是為了連結中油前鎮油槽、大林煉油廠、林園工業區,及北邊的仁大工業區等。要杜絕工業管線穿越市區的根本解決之道,就是將石化工廠遷出市區,前行政院長江宜樺也曾在氣爆後建議設置石化專區。5年來,中油高雄煉油廠雖然如期關廠,但石化專區則沒有下文,大社工業區降編更直接「跳票」,工廠繼續運作,整個高雄市也持續被石化廠包圍。

發現管線漏洞

官方五項承諾兩好三壞,事實上,管線還有這些問題沒解決…

管不了的管線:失靈的管線管理

超過270萬人居住的高雄市,主要幹道三多路、民族路上車水馬龍,人們趕著上班、看電影、逛街;地面下72條工業管線,也正日以繼夜地輸送石化原料。

這些總長度達941公里、相當於南北來回3趟距離的工業管線,只要出現一道破口,都有可能釀災,一如5年前7月最後一天的晚上。

氣爆之後,各界才發現,地底的工業管線竟然如此疏於管理。高雄市政府除了全面比對圖資、確認市區地下的管線及箱涵不再重疊,也成立管線安全辦公室。而在工業區外設有管線的業者,也在工業局的要求下成立「聯防機制」,每天早晚輪班回報管線狀況,並聯合聘請保全每天巡查管線。

市府也建立管線外洩通報SOP,如今民眾打電話檢舉路上有異味,除了消防局第一時間到場,管線辦公室會立即回報當地是否有工業管線、可能洩漏什麼物質,業者也會同步參與。如果真的有洩漏可能,就會立即停止管線運作。

我們走訪多家在高雄埋有工業管線的石化業者,他們大多承認過去的確對管線相當陌生,氣爆後則「比以前好很多」。如今業者每天不僅要確認管線輸入及輸出端的原料量、確保沒有產品在輸送過程中外洩;也要定期用智慧型通管器(IP)直接深入管線內部、一吋吋檢查是否有腐蝕或裂痕,只要一有異常,就要立刻回報。

業者會定期使用智慧型通管器(IP)深入管線內部,一吋吋檢查是否有腐蝕或裂痕。圖為中油正進行輸油管檢查。(蔡親傑攝)

當年營運肇事管線的李長榮化工,如今也自主建立管線即時輸送資料平台,即時監看管線內的原料流量及壓力,確保「進來多少、就出去多少」。此外,榮化也找來第三方驗證單位,確認管線耐壓測試、腐蝕評估等都沒有問題。

曾經,工業管線因缺乏完整圖資、沒有妥善維護檢查、沒有洩漏災害應變,引發台灣史上罕見的工業災難,如今這些漏洞在災後被個別防堵,是否代表再也不會發生意外?

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

氣爆發生後,政府與業者亡羊補牢,希望再也不會發生類似的意外。圖為高雄氣爆現場。(風傳媒資料照)

破網1:地底圖資不明

今年3月,石化業者在執行定期管線檢測時,發現鳳山區潮信路上的10條工業管線,竟然被一條地圖上找不到的暗溝包覆,其中更有1條管線已因水氣鏽蝕而破裂。

暗溝和箱涵的功能相似,都是為道路排水而設計,而管線照理不該與暗溝有任何重疊。「這不出5年一定漏,」業者私下透露,當地管線腐蝕狀況明顯,但事前卻沒人知道當地原來有條暗溝,地圖上也找不到任何資料,「根本不知道還有多少未爆彈。」

氣爆後,原以為已全面清查、移除與管線重疊箱涵的市府,同樣訝異「怎麼還有一個」。然而,至今在所有水利設施圖資、道路施工資料、甚至當地老里長的記憶中,都沒有這條暗溝的存在。暗溝究竟是誰蓋的、什麼時候蓋的、為什麼沒有避開管線,依然成謎。

管線若被暗溝包覆,亦即管線穿越箱涵暴露在潮濕空氣中,可能造成管線破損,產生安全疑慮。(高雄市政府提供)

藏匿於圖資及居民記憶以外的隱形暗溝、箱涵究竟還有多少?地底究竟還有多少因管線或設施不當埋設而隱藏的危機?

除了地底埋設物不明,業者也坦言,早年施工埋管時馬路還多是兩線道,後來許多道路拓寬成四線、或加設安全島,此時管線具體在路面下哪個位置,都很難掌握。

若每項挖路資料都能明確造冊,以圖資記錄誰埋設了什麼、具體埋在哪等細節,就能更快找出不當埋設、可能引發公共危險的管線或設施。

去年政府開始推動管線圖資3D化,為地底建立立體地底圖,了解管線的確切及相對位置。然而,根據國發會的初步了解,埋管最多的公用設施,台水指自來水管埋設年代久遠,圖資「誤差很大」、還有待調整;中華電信稱,160萬個人孔蓋只有相對位置、無絕對座標;而台電、中油雖然有資料,但沒有人負責把這些圖資與其他單位的地圖整合、整理…。

補齊管線深度資料、整合不同圖層、成立圖資專責部門,是接下來所有曾在地下埋設管線的單位必須完成的課題。

專門管理全台8000多公里管線的中油儲運處長楊家敦說,荷蘭政府花了40年時間才將每條地底管線成功定位、精確至20公分落差;而台灣在近2年才要開始建立3D管線圖資,要真正搞清楚地下管線長怎樣,「還需要一點時間。」

破網2:管線施工不慎

地底圖資不夠精確,造成的後果之一,就是管線容易遭受外力破壞。根據高雄市政府統計,2014年以來,高雄市每年都有10多起因施工不慎所造成的外洩案件,佔了所有管線洩漏事件的6成。換句話說,管線會破,大多是人為造成。

管線被挖破,是不少業者的共同困擾。早期挖馬路沒人管,水、電、電信及私人管線工程層層下包,不肖包商埋完管就回填,沒有圖資記錄,就連把別家管線挖破了也不會通知。

李長榮化工環境風險管理處協理范光復也指出,挖掘是立體工程,如果只知道地下有管線、卻不知深度,只能以一般工程「慣例」推斷,容易挖破管線。若能建立地下完整圖資,就能減少挖掘者誤操作或挖破的機率。

儘管被挖破的管線不一定是工業管線,但由於高雄市地底管線繁雜,交互影響風險比其他地方更高。曾擔任新北市副市長、現為高雄市副市長的李四川在接受《風傳媒》專訪時即說,高雄市在水、電、瓦斯及下水道外,又多了石化管線,一旦天然氣外洩,很可能會和石化管線互相影響而釀災,道路施工因此不得不慎。

李四川指出,高雄市每年登記在案的道路挖掘就有1萬多案,自己到任後,要求各單位要按標準施工,不守規矩就開罰。他也笑說,上任後開出的第一張罰單,是自來水公司在埋完管線後舖路時、竟然用黏貼方式標示道路標線,「以後我們都會嚴格取締。」高雄市府也在2017年則成立道路挖掘管理中心,掌握大小挖路狀況。

地底圖資若不夠精確,將增加管線被挖破的機率。圖為高雄市府清查管線。(高雄市政府提供)

交大土木系副教授單信瑜則建議,石化業者可建立共同管溝、將所有工業管線集中地底特定位置,不僅較不容易受外力破壞,也便於檢查、維修

破網3:監管水準不一

存在於地底的管線眾多,不止工業管線有隱憂,其他地下管線也可能造成公共危險。管線,究竟該如何管理?

工研院材化所組長翁榮洲,過去曾參考美國模式,協助訂定高雄市的工業管線自治條例。他指出,美國運輸部(DoT)下有專門管理管線的部門,透過聯邦法規納管像油管、氣管等運送危性物質的管線。被政府納管的管線業者,必須按一定工業規範格式定期繳交維運計畫,說明會如何透過巡管、超音波檢測等方式預防管線腐蝕,並由公部門審核。

翁榮洲說,目前台灣僅有工業管線管理強度與美國相當;油管、天然氣管部分,業者雖也要定期繳交維運計畫,但沒有一定的執行規範,管理力道較弱。

翁榮洲認為,天然氣管、油管涉及公共安全,若能針對管線訂定專法,自然能讓業者、政府提高警覺。但他也強調,若訂專法,需要新增專責單位及管理人力、也會增加業者成本,政府應在管理能量與安全之間找出平衡點。

專家指出,天然氣管、油管涉及公共安全,若能針對管線訂定專法,自然能讓業者、政府提高警覺。圖為中油油管。(蔡親傑攝)

范光復則說,目前高雄市府已禁止新埋石化管線,但天然氣管線一直在增加,如何確保天然氣管線安全,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重點。

氣爆後,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火速定調不為工業管線立專法,高雄市府後來於是選擇自訂自治條例,但觸角僅止於經過市區道路下的工業管線。如今當年在高雄主掌管線管理的經發局長曾文生,已升任經濟部次長;時任中央負責對口的經濟部次長沈榮津,也已是部長。隨主事者更迭,管線專法、或是更全面的管線管理機制,是否有可被整頓、討論的機會?

不知情的居民:消失的公眾監督

高雄鳳興里長洪富賢5月某天突然接到里民傳來一張照片,說村子外路口有群人站在路邊「不知道在幹嘛」。洪富賢到了現場,才發現原來是一群中油的工程師,正在會勘未來洲際二期港區至大林廠的油管路線。

眼看管線預計將通過當地國中、國小門口,洪富賢憂心5年前氣爆將大馬路炸得開腸剖肚的場景在大林蒲重演,遂串聯鄰近里長及居民向中油抗議,揚言抵制到底。洪富賢說,大家對管線都很敏感,中油又未事先通知,「敵人就這樣滲透進來,到時候我們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!」

憂心氣爆悲劇重演,高雄鳳興里長洪富賢串聯鄰近里長及居民抗議中油埋設油管。(蔡親傑攝)

中油解釋,預計要在當地埋設的管線長3公里,主要是為把未來自高雄洲際二期港區進口的石油運往大林煉油廠,因長度未達環評規定,才沒有辦說明會。中油也承諾,計畫將先全面暫停,接下來會再跟居民溝通,看是否要修改管線路徑。

隱匿是最好的解決方案?

中油與大林蒲居民的衝突,透露著氣爆後一般人對石化工業以及管線的恐懼。然而中油的作為,也顯示業者至今面對風險,仍多選擇隱匿,排拒居民於理解、監督之外。

憂心氣爆悲劇重演,高雄鳳興里長洪富賢串聯鄰近里長及居民抗議中油埋設油管。(蔡親傑攝)

在學者眼裡,產、官在氣爆前後的「始終如一」,無法根本解決高雄的高風險困境。

石化城市的弱點,在氣爆當晚自地底一湧而出。從事發現場處置、到事後找不到主責者,在在突顯社會應對這些突然現身的災難時有多麼手足無措。

「過去的系統管理是失敗的,」氣爆後,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曾透過投書、舉辦研討會等方式,提醒工業管理方式需要改變,企業、政府必須在石化工業管理中納入社會知情權,讓社區知道管線在哪、也讓利害關係人參與災害預防及應變。

5年來這些訴求毫無回音,佔據新聞版面的,也始終只有災區重建進度、善款運用狀況、或是判決結果。邱花妹說,氣爆後,工業管線看似已被嚴加管理,實際上還是只有企業跟政府主政,市民仍對管線無感。未來萬一氣爆再次發生,一般人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。「實在覺得非常遺憾,」她不斷強調。

學者指出,企業、政府必須在石化工業管理中納入社會知情權,讓社區知道管線在哪、也讓利害關係人參與災害預防及應變。圖為與中油、中鋼比鄰而居的大林蒲居民。(蔡親傑攝)

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、高雄科大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洪文玲也舉例,高市府雖然成立管線辦公室、公布工業管線路徑圖,但生活在管線周遭民眾需要的資訊並不只是這些。她舉例,一般人需要知道的,是哪裡有路面號誌清楚標示何處有工業管線通過、管線內送什麼物質、外洩時會有什麼味道、看到哪些現象應該要撤離。但這些相關訊息和指標,至今都付之闕如。

為什麼一般人應該要知道管線外洩、工廠爆炸要怎麼辦?屢被做為重大工安災難代表的印度波帕爾(Bhopal)農藥工廠意外或許能說明。1984年美國聯合碳化物(Union Carbide)公司設於博帕爾的工廠,半夜發生氰化物外洩事故,居民不知該怎麼辦,許多人選擇直接朝著迎風面跑,形同一頭跑進充滿毒物的空氣中,上千人因此當場死亡。

高雄氣爆也一樣。在無法辨別是什麼氣體外洩時,居民究竟該待在屋內、還是全面疏散比較安全?若是躲在家中,應如何自保?

「災防演練都只有業者跟政府在做,但發生災害時不可能只影響他們,」洪文玲批評,政府應該要設計以整座城市為單位的防災計畫,也應該公布「最糟情境處理方案」,讓民眾知道最嚴重、可能會發生什麼事,以及可以如何因應。

高雄科大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洪文玲認為,政府應該要設計以整座城市為單位的防災計畫,讓民眾知道發生工安意外時該如何因應。(資料照,盧逸峰攝)

防堵系統失靈的關鍵是市井小民

對不少企業而言,所謂的民眾參與、公眾監督,常被視為是阻力,但事實上,市井小民才是有機會防堵系統失靈的關鍵。邱花妹指出,在災害預防中,被政府視為「不需要知道太多」的民眾,反而才會第一個發現異常。

以研究波帕爾事件聞名的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人類學系教授金‧富頓(Kim Fortun)4月來台演講時也指出,比起專家學者,社區居民最了解當地人們的行動和生活模式,因此將居民納入環境監測及風險評估,反而能得到更多建設性的建議。

社區居民最了解當地人們的行動和生活模式,若能將居民納入環境監測及風險評估,能夠得到更多建設性的建議。圖為大林蒲民宅。(尹俞歡攝)

走訪高雄大林蒲及大社等工業區的富頓,建議政府、業者應該和高雄居民一起合作,評估當地可能發生哪些災害、以及如何降低發生機率。而要居民參與的前提,就是要讓不同年齡居民知道當地有哪些環境問題,以及這些問題帶來什麼樣的風險。

當潛伏在地底的威脅,透過當年炸裂的路面曝露於世人面前,我們該做的,不是只把路面回填、認為一切如常。唯有積極參與、共同正視危害,才可能真正自保。

石化業何處去

管線是工廠的一部分,被石化廠「包圍」的高雄市,石化產業該何去何從?

一般人走出家門300公尺,可能會經過不止一間小七,但同樣的距離,家住高雄大社的居民則會碰上百噸丙烯儲槽。不當的工業、住宅區規劃,讓大社人的健康及安全飽受威脅,也讓整個高雄持續被工業區及管線包圍。

高雄是全台僅次於六輕之外的第二大石化重鎮。從中油大林煉油廠產出及自國外進口的石油腦,經過中油四輕、新三輕煉製為石化原料,接著再藉管線將原料送往各工業區。

高雄無法割捨的經濟命脈

種種上下游供應鏈,為高雄、以至全台創造兆元產值。去年全台石化業產值約2兆新台幣,其中高雄就貢獻8340億,約佔全台總產值的4成。而根據工業局所握有的業者資料中,全台39家石化業者中,就有29家在高雄市不同工業區設廠。

這29家石化廠的年產值,佔高雄市全年製造業產值的3分之1,讓石化業儼然是高雄無法割捨的經濟命脈。

市區周圍的大小工業區,是命脈的具體縮影,廠商為了在不同工業區間傳送原料,多築以地下管線運輸。而5年前的肇事管線,即是位於大社工業區的李長榮化工,為了自中油前鎮儲運所進口石化原料所建。

管線只是結果,癥結仍在大社。前高雄市長陳菊當年雖承諾要將所有工業管線遷出高雄市,但在工業區位維持現狀的前提下,就算遷走管線,業者還是會用更危險的槽車來運料。也因此,在眾所矚目的「江菊會」上,陳菊也和前行政院長江宜樺達成共識,要在2018年將大社降編為低污染、無煙囪的乙種工業區。

前高雄市長陳菊(中右)曾和前行政院長江宜樺(中左)達成共識,要在2018年將大社降編為低污染、無煙囪的乙種工業區。圖為兩人在氣爆後視察災情。(風傳媒資料照)

大社工業區降編是芭樂票?

但這項承諾跳票了,直到今日,至少7條管線,還是持續將原料運往大社,工業區內的煙囪依然運轉如昔。

這樣的景象,看在大社居民眼裡十分不是滋味。

工業區近在咫尺,大社居民何時才能討回一個沒有工廠的社區?(尹俞歡攝)

1993年,大社工業區內工廠發生嚴重廢氣外洩事件,經濟部到地方開協調會,為了弭平民怨,承諾工業區要在2017年隨中油五輕一起遷移。1998年,當時的高雄縣政府在第三次通盤檢討大社都市計畫時,在附帶條件裡規定工業區內的廠商要在2018年前遷廠,當地再依法變更為乙種工業區。

隨著民眾、業者各自回歸日常,承諾在地方上逐漸被淡忘。當年還不更事的少年,根本不知2018年將是大社告別工業區的轉捩點。而政府也任由這樣的遺忘橫行,去年8月針對降編案開小組會議,甚至沒有通知大社居民到場表示意見。

從地方長輩口中得知政府25年前的降編承諾後,家住大社的吳同峰,與其他慢跑同好在跑步時聊起這件事。回家後,幾個人透過網路接上線,決定組成大社環境守護聯盟,向政府討回一個沒有工廠的社區。

當居民意識到工業區就在家旁邊,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與危險共存。大社居民江文洪說,氣爆前根本不知石化原料有哪些,直到去年因降編問題研究工業區,才發現多年來自家與氣爆肇因丙烯只隔一道防爆牆,一旦出事,根本不知該往哪逃。

住家與石化廠僅有一牆之隔,大社居民憂心,一旦出事,根本不知該往哪逃。(尹俞歡攝)

工安之外,工業區的污染也讓居民受不了。大社居民陳凱婷笑說,過去卸妝時看到化妝棉上黑一片、還以為是卸得很乾淨,沒想到可能跟家住工業區附近有關。而當她為了了解石化工業區開始翻找資料,才知道原來石化工廠會帶來丁二烯、苯等致癌物,外國研究也發現石化廠排放物質可能導致孩童自閉症。

成大針對工業區附近居民所做的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也指出,大社工業區附近10公里內的孩童致癌風險超標百倍,一般人的致癌風險也超標數十倍至百倍不等。

越是意識到不安全,越是想掙脫現狀。去年底聯盟自發參加反空污大遊行,並發起靜坐,向市府陳情,今年市府終於做成降乙編決議、送內政部審查。然而越是接近降編,居民也開始遇到越多反對聲浪。

高雄市府今年已做成大社工業區降乙編決議,但仍遭遇許多反對聲浪。圖為大社居民與環團前往營建署抗議,爭取大社工業區轉型。(資料照,盧逸峰攝)

面臨關廠 工業區業者有話說

工業區降編,首當其衝就是在區內設廠的業者。「我們之前沒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,」石化公會理事長、同時也是大連化工總經理的林福伸說,當年政府為回應民眾抗議做出遷廠決議,但都市計畫修訂時僅將降編放在附帶決議,加上落日期限長、又是跟中油五輕遷廠連動,導致業者並未提早因應。

若大社按高雄市府決議降為乙種工業區,則目前11家在區內設廠的石化業者都將不符合地目使用,可能得關廠。公會因此主打經濟牌,出具資料指大社年產值900億新台幣,產品供應6成內需市場,是重要塑橡膠及纖維等原料來源,若確定必須因此關廠,則900億產值將歸零,產品供應也將斷鏈。

大社工業區勞工4月中上街遊行時,也指降編將讓工廠無法經營,4000多名員工都將失業。

若大社降為乙種工業區,目前11家在區內設廠的石化業者都將不符合地目使用,可能得關廠。(尹俞歡攝)

至於居民在意的健康、工安問題,林福伸表示,若有污染,區內6、7成住大社的員工一定第一個抗議,但「最清楚狀況的人、反而就沒這種聲音。」

他說,業者一直在提升工安及環保水準,台灣廠標準已比他國更嚴格。他也直言,石化工安問題很難完全杜絕、就像人還是會感冒一樣,大家卻一直用過去石化業的表現來質疑,沒看到業者已經比以前盡力很多。

而工業區與住宅毗鄰的荒謬,林福伸也認為責任不在業者。他說,早年是工業區先開發,後來周邊房子才越蓋越多。李長榮化工環境風險管理處協理范光復也說,大社工業區開發時本是做為石化專區,周遭後來卻出現住宅區,顯示都市計畫沒有長期規劃。

工廠遷往大林蒲是可行之道嗎?

為了解決大社降編爭議,經濟部正計畫推動循環專區試點暨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計畫,預計花600億安排大林蒲地區居民遷村,2028年在當地設立210公頃產業用地,做為新的石化聚落據點,未來大社廠商有望優先遷往大林蒲。

然而,政府的美意,業者卻不一定領情。「政府以為設好園區大家就會遷過去,沒有站在我們的立場思考,」林福伸說,石化廠資本、技術密集,蓋新廠投資高,加上大林蒲遷村時程未定、園區規劃架構不明,就算有新園區可進駐,業者也還要視當地的投資條件再評估。

他也說,台灣簽的FTA不多,產品出口到哪都要關稅,以大社7、8成產品都是外銷而言,投資台灣沒有競爭力,東南亞的投資條件可能還更好。

范光復則認為,若未來政府無法貫徹都市規劃,則無論大社遷到哪、問題都會不斷重複發生。

業者覺得委屈,但對於平日承受石化風險的高雄人來說,降編是扭轉脆弱現狀的最佳契機。

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受訪時指出,若中央要把大社從降乙編改為甲編、也就是現有廠區維持營運如常,業者必須提出改善空污排放、或升級污染防治設備的計畫;而日後就算廠區要遷往大林蒲,也必須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,不能直接「平移」。

「有業者恐嚇說要出走,但出走這麼簡單嗎?」李四川說,高雄歡迎石化業者投資,也希望業者帶來產業及工作機會,但工廠不該有污染,也不能威脅勞工安全。

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指出,高雄歡迎石化業者投資,也希望業者帶來產業及工作機會,但工廠不該有污染,也不能威脅勞工安全。(蔡親傑攝)

李四川也說,去年到任高雄市後,林園工業區2個月就發生4次工安意外,可見石化產業工安問題嚴重,中央、地方都需要嚴加管理。

別讓少數人的成就建立於多數人的犧牲上

「高雄的石化業者,應該自問:高雄未來30年會變成什麼樣的城市?石化業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?市民們在意什麼?」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、高雄科大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洪文玲說,當台灣人希望未來10、20年能住在更安全、低污染的環境,企業就該以更先進的標準自我要求,才能成為社會的一份子。

不少大社居民說,過去都以為工業區在家旁邊很正常,直到離開家鄉,才發現原來別人家旁邊都沒有。工廠、管線與民宅為伍的荒謬已延續將近半世紀,當居民已明確表態不想再與工廠及管線為伍下一個30年,如何在此時扭轉現狀,不讓少數人的成就繼續建立於多數人的犧牲上,考驗政府及業者的智慧。

番外篇:人命不值錢?工安的難解習題

無論是管線管理、或是工業區遷移,在學者眼中,真正治本的方法,仍是石化產業能否真正落實工安意識、重視員工及民眾的性命。

攤開近5年來全國石化園區的意外傷亡統計,8件事故共造成28人受傷、1人死亡,致災主要原因多是廠區爆炸。至於其他未造成立即傷亡的工安事件,工業局則未有確切統計。

目前工業區內的工安主要稽查單位是勞動及環保部門,分別從勞動安全及污染角度下手。至於石化工業區主管機關工業局,則因沒有任何工安管理法規,無法硬性要求廠商改善,發生工安意外後,只能委託法人單位對業者進行軟性輔導及督查,「工業局裡做工安的,只有0.5個人力,」官員苦笑。

常在第一線救災的高雄科大教授、環保署南區毒災應變諮詢中心主任陳政任觀察,仍有業者面對工安意外時,覺得事發後賠償比預防性投資更划算。例如員工明明在廠內處理易燃石化原料,廠區卻沒有提供以難燃材質製成的工作衣,讓員工面臨更高的燒燙傷風險。

高雄科大教授陳政任主張成立石化專區,把大社遷往大林蒲,避免再讓管線穿越市區、隔絕居民與石化工廠,才能徹底解決工安問題。(尹俞歡攝)

「如果繼續維持賺錢優先、不重視人命的心態,管線不會是唯一的意外爆發點,」陳政任直言,半世紀前興建的石化工廠越來越老舊,業者卻沒有以更高規格面對,工安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。要一勞永逸解決,陳政任認為,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成立石化專區,把大社遷往大林蒲,避免再讓管線穿越市區、隔絕居民與石化工廠。長期而言業者則該盡速解決人力斷層問題,讓好的人材願意進入石化產業。

洪文玲則認為,台灣的工程教育,應將工程倫理列為必修項目。其中,石化業的管理及從業人員,應具備對於重大工安事件的反思能力,並意識到工廠在技術運作之外、更需仰賴社會支持,必須懂得隨時因應社會變化規劃新的倫理原則,才不會與社會脫節、或是延續過去的犧牲體系。

往事並不如煙

氣爆現場看似已回復往日平靜,但城市的傷痕真的已經癒合了嗎?

5年了,高雄的馬路平整如昔,市民生活如常,當年從地底竄出的丙烯,或是種種毀滅性的陰影,如今已順利被「關」回地下。

表面上看來,人們的生活已安然無恙,但我們之所以要在此刻再一次刨開5年時光、檢視可能未竟的事項,正是想回答為什麼系統會失誤,以及如何盡可能避免系統再一次失誤。從管線管理、地下施工不當、到石化管線及工廠為什麼離人口稠密的市區這麼近,所有氣爆肇因沒有單一一個對象可以負責。但也正因為無人負責,32條生命,以及321位傷者身上永遠烙下的印記,彷彿變成理所當然的犧牲。

高雄氣爆至今已5年,但對受災戶造成的傷害,卻可能永遠無法抹滅。圖為高雄氣爆後滿目瘡痍的現場。(風傳媒資料照)

受害者「倒楣認栽」,獲得補償,展開新生,不代表可以就此再也不回頭。當社會無法掌握技術、風險,加以後續一連串的救災失靈,都在在顯示我們面對人為災害的脆弱,我們不斷被自己創造的事物所傷害,受害者的傷痛絕非偶然。

系統性的問題,不該是究責的終點,更應該是關心的起點。除了高雄人之外,我們是否也能對自家周遭的地下管線更有警覺?是否能在塑化石油業者歡喜發布每季獲利、盈餘的時候,想起那些住在石化工廠旁邊的人?想起那些傍著煙囪放學回家的孩童?

此時與其歌頌傷者的勇敢、表揚救難者的英勇,我們更想問的是,一座城市準備好面對更多未知的災難了嗎?我們能從這樣的系統性問題中,意識到自身的脆弱,並以更謙卑謹慎的態度面對了嗎?